天博·(中国)官方网站

山东青岛:文化馆走出小阵地之后 | 天博

455-293-7503

新闻资讯 分类
山东青岛:文化馆走出小阵地之后

  近期,一场名为“群星荟萃耀岛城”的群众文艺演出在山东省青岛市文化馆举行。器乐演奏、模特走秀、现代舞蹈……数十位青岛市文化馆的艺术普及课程学员走上舞台,在向大家展示自己半年来的学习成果的同时,服务社会大众。青岛市文化馆馆长陆玲介绍,文化馆未来的工作重点在于提升服务效能,这些参训学员将成为志愿者,走出文化馆小阵地,服务社会大舞台。

  元旦假期,青岛市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人潮涌动。来自吉林省的游客张维云,从海鲜店出来,意外欣赏到一场高水平文艺演出。

  《山海漫步》《胶州湾畔舞蹁跹》《炫动青岛》……一首首歌曲唱罢,站在一旁的张维云兴奋地举起手机拍照,并与台上演员合影。她说:“真是不敢想象,能在青岛旅游的时候碰到这么精彩的演出,而且演的、唱的都是青岛的故事。”

  这是青岛市文化馆创新推出的“城市音乐角”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由青岛市文化馆与各区市文化馆联合举办,旨在让全民艺术普及的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文化馆的培训成果,怎样惠及更多民众?青岛市文化馆通过开展“城市音乐角”活动,让参训学员和文艺骨干主动融入文化旅游发展大局,通过时尚的歌曲和舞蹈展现青岛市群众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展示青岛市的文明形象,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关注这座城市的文化故事。

  “很多作品是原创的,是根据青岛市的真人真事改编的。”青岛市文化馆的业余文艺骨干董子晴介绍,在商圈、广场等地演出时,很受市民、游客欢迎,因为这样的演出也是本地文化风景的一部分。

  青岛市文化馆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青岛市文化馆积极开展蓓蕾艺术工作站相关工作,面向未成年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互动体验为特色,组织开展公益培训、讲座、传统文化体验、演出等艺术普及活动,全年共组织蓓蕾艺术工作站主题活动100场,走进辖区67所学校,服务师生5万余人。

  蓓蕾艺术工作站是山东省级层面统一策划发动的一项创新工作,旨在在中小学建立艺术普及的阵地,发挥各级文化馆资源富集的优势,推动更多优势资源向学校倾斜。

  在青岛市香港路小学,就读于三年级的王梓轩小朋友对学校开设的年画课程特别感兴趣。“传承人老师来到学校,教我们在木板上制作精彩的年画作品,感觉很神奇。”王梓轩说,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学习,同学们都会画几张年画的模板了。

  过去几年,青岛市文化馆走出馆舍,先后组织开展青岛市少儿手工艺大赛、青岛市剪纸年画大赛、非遗夏令营、非遗进校园、儿童剧公益演出等活动,通过听讲座、看演出等方式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青岛市文化馆发挥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优势,组织志愿者团队做好线上服务,先后组织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胶东大鼓教唱”“少儿学快板”等一系列针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直播、培训活动,提升未成年人艺术普及的成效。

  2023年,青岛市文化馆组织青岛市第十一届“海燕奖”群众文艺原创作品大赛(戏剧、曲艺类)暨2023青岛市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本次大赛设有层层发动、基层选拔、预赛3个阶段,是青岛市戏剧曲艺界的一次大联欢、大比武。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来自基层、扎根泥土的戏剧作品,呈现出主题鲜明、题材丰富、生活气息浓郁等特点,把热气腾腾的生活融入舞台,用原汁原味的表演让现场评委观众倍感亲切。该活动作为青岛市群文创作的摇篮,在挖掘培育文艺精品、文艺人才的同时,极大丰富了全市基层文艺舞台。

  近期,青岛市文化馆等承办的“欢乐四季 我的村晚”2023青岛市“沉浸式”乡村村晚在胶州市洋河镇河西郭村举行。该活动作为青岛乡村文旅融合的“流量入口”和美丽乡村的“观察窗口”,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让人们在乡土情结的幸福体验里、在青山碧水的山水守望中,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奋进力量。

  走出小阵地,面向大舞台。陆玲介绍,沉浸式“村晚”从选址、选角、选节目等方面紧紧围绕当地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做到“三个依托”,即依托当地“自然舞台”、依托当地村民演员、依托当地民俗特点,打造了一场集公益演出、非遗产品大集、红色主题教育、亲子研学、观光游园体验、农特产展销推介、网络直播带货等于一体的移步换景沉浸式体验,彰显岛城乡村文化新貌,开创了矩阵式青岛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活动现场,通过把文化元素与乡村旅游相结合,邀请青岛有想法、有创意的知名“网红”,现场直播带货,推介当地农特产品及非遗手工艺品,观众边欣赏演出、边品尝美食、观赏工艺品,有效激活农村“沉睡”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天博

官方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