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中国)官方网站

关于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网络申报工作有关事项的补充说明 | 天博

455-293-7503

新闻资讯 分类
关于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网络申报工作有关事项的补充说明

  号)要求,各市(州)须在规定时限内组织参评单位通过网络完成资料填报和审核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补充说明如下:

  “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参评单位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网站“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专栏申报(网址:),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特色展示图片和视频、建设工作方案以及其他辅助材料,具体要求详见《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线上申报操作指南》(附件1)。

  以县级人民政府为申报主体的,须以县级文化和旅游局名义注册“机构用户”账号,选择“管理机构”类型,进行资料填报。以乡镇(街道)人民政府为申报主体的,可以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名义注册“机构用户”账号,选择“管理机构”类型,进行资料填报,也可以县级文化和旅游局名义注册账号辅助进行资料填报。

  请在填报时认真查看《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表线上填报项目说明》(附件2)。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登录国家公共文化云网站“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专栏注册“机构用户”账号(网址:

  )。6月1—3日,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根据分配的申报名额,对确定的辖区内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参评单位填报的申报资料,通过“审核推荐”流程向文化和旅游厅进行提交。

  4.设置密码(长度为12-20位,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共4种)

  5.进行资质认证,选择“管理机构”(推荐单位只选所在市州,参评单位须选至所在县市区)

  6.在“资质认证”环节完成信息填写和附件上传(法人对经办人的授权书、经办人身份证)后,点击“提交审核”,等待机构账号注册审核结果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工作安排,“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工作由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统一组织,在线申报。具体方式如下:

  1.各申报主体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开设机构账号(已开通账号的,不必重复开通),通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专题主页“资料填报”栏目登录;

  2.各单位按照《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表》的填报项目说明,逐栏填写相关信息;

  1.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机构账号(已开通账号的,不必重复开通),通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专题主页“审核推荐”栏目登录;

  2.各省按照《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表》的填报项目说明,对各申报主体填报的资料进行审核,经审核确认的数据不能修改;

  (一)国家公共文化云提供“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两级申报工作的平台支持。各省组织本地评审命名工作,可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完成省级申报资料采集,平台提供在线审核、浏览功能。

  (二)为确保填报和推荐工作的准确、及时、有效,同时兼顾资料的后续使用,请各单位认真阅读线上填报项目说明,并把握好平台开放和关闭时间。

  1.图片素材:上传文件为JPG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5M,内容真实,效果清晰;图片须填写名称和文字说明;图片数量满足上传要求。

  2.视频素材:每个申报对象拍摄制作1段视频,时长不超过8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2G;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格式为Mp4(H.254);横屏拍摄,设备不限。

  图片素材:特色民间艺术典型展示/形态照片,图片说明中阐明展示的场景或内容说明(最多5张图片);3.

  如有获奖,以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举办的评奖活动为主,注明发奖单位名称,企业(组委会)性质评奖无须申报;

  如有多个活动品牌,每个品牌单独填写名称、创始时间、活动形式(多选);近三年活动场次、人次及具体情况为各品牌活动总体情况;2.

  图片素材:每个活动品牌至多上传3张图片,图片说明中阐明场景的主题、时间、地点等说明;3.其他以压缩文件包上传。天博

  包括有无固定场所(如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乡/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共用公共场地,以及相应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2.

  图片素材:每个场地至多上传5张图片,包括外观、内饰、设施、活动/展陈场景,图片说明中阐明相应内容;3.

  图片素材:每类/场活动1张图片,图片说明中阐明主题、时间、地点,活动简介等(最多5张图片);3.

  图片素材:每类/场活动1张图片,图片说明中阐明主题、时间、地点,活动简介等(最多5张图片);3.

  是否以该特色民间文化艺术为主体,通过发展演出活动、文创开发、旅游食宿等推动产业发展(近三年直接收入和带动相关产业收入),或存在哪些产业化发展潜力,目前缺少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

  图片素材:每种产业类型1张图片,图片说明中阐明形式、简介等(最多5张图片);3.

  如有开展新媒体运营,提供开通的新媒体平台名称(如抖音、微信、微博)及账号名称,并提供1—3条已发布的推广效果较好的宣传内容链接和访问统计数量;2.

  为我单位的代理人,全权代表我单位在国家公共文化云()的官方账号的实际操作。我

官方微信 关闭